年会背景提示 /b>
11月25日至27日,北京成功举办了“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众多财经界人士纷纷参会。会上,大家就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数字货币:从概念到现实”环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前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的讲话,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记者提问焦点 /b>
在会议中,记者向李礼辉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最近,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在深圳进行了首次公开测试。有人觉得,这或许会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竞争格局造成影响,甚至可能让银行重新获得主导权。这个问题反映了大家对数字货币时代支付体系变化的期待。
现有支付状况 /b>
李礼辉指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是人们常用的支付工具。它们拥有接近十亿用户,每月活跃用户在七到八亿之间,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以日常为例,无论是街头小贩还是大型商场,普遍都接受这两种支付方式,它们已经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替代历程分析 /b>
李礼辉提到,尽管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势头迅猛,但要完全替代现有支付方式并不简单。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不太可能退出市场。它们将与法定数字货币及银行卡一起,成为支付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得益于它们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商业模式。
支付工具本质 /b>
李礼辉强调,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并不等同于数字货币,它们仅是支付工具。若想法定数字货币得到良好发展,需在效率、成本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还需有更多人愿意使用。这正如同商品若具优势,方能更得消费者青睐。
法定货币优势 /b>
李礼辉指出,法定数字货币有两个明显的优势。首先,它由政府授权,具有官方的权威性,这是微信、支付宝等商业支付工具所缺乏的。再者,理论上,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完成交易,而微信和支付宝则必须依赖网络环境。举例来说,在信号较差的偏远地区,法定数字货币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关于未来法定数字货币预计在哪些特定场景下率先替代微信和支付宝,您有何见解?若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赞并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