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链条款差异
2017 年 6 月,内华达州修订了法律,认可区块链可以用于成立有效合同。但是,在合同构成的条款应用方面,公私链是有区别的。
不同范围的使用需求,导致公私链条款的侧重存在差异。公有链是为了让普遍的人参与,所以其条款设置得比较宽松;私有链是为特定的群体服务,因此其条款更为严格。
RegTech与区块链关系
“RegTech”主要是用来进行依法监控等方面的工作。区块链具备可追溯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充当“RegTech”的工具。监管机构可以借助区块链来监控交易,以此提高监管的效率,达成实时监督的目的。然而,它也会受到“RegTech”的影响,例如可能需要遵循监管技术所设定的数据标准以及报告流程。
现阶段区块链和“RegTech”的结合正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是否能够实现毫无缝隙的对接,还得依据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法规的完善情况来判断。
个人信息保护法适用
区块链记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适用多种法律。欧盟的 GDPR 在 2018 年 5 月 25 日开始生效,这对区块链的开发人员和用户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法规规定个人对信息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开发人员必须确保数据保护措施得以落实,并且在用户信息泄露时能够获得赔偿。同时,还需要进行技术保护,例如通过加密算法来保证信息不会被非法获取。
在实际进行操作时,怎样去平衡用户的信息保护以及区块链应用所具有的开放性,这是开发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使用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HIPAA与健康信息存储
1996 年的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IPAA)制定了保护个人健康信息的相关要求。若健康信息被存储在区块链系统内,就需遵循 HIPAA 标准,以此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利用区块链存储信息能够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不过同时也必须符合该法案的隐私要求。
如何在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借助区块链来整合医疗信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这是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加密货币金融资产认定
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把通过第三方拥有并且具备“证券中介”资格的加密货币当作“金融资产”。按照第 8 条的“超级谈判”规则,如果做出这样的认定,加密货币的担保利益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完善。然而,由于加密货币的价值波动较大,监管也尚未统一,所以目前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出定论。
这一认定如果能够达成,会给加密货币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关键在于怎样在监管和市场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公司应对区块链策略
传统公司的董事有责任去了解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并且要对它们的发展作出反应。了解相关的做法对于董事候选人是很有帮助的,能够使他们在进行决策时更具前瞻性。例如,在 2017 年 8 月,特拉华州允许公司通过区块链来维护股东名单,此时董事会需要考虑怎样安全地使用区块链来提供信息,以及怎样加强股东的投票过程。
另外,区块链以及加密货币对公司的合规部门有着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它们不仅需要考虑盈利方面的问题,还得兼顾社会目标,所以其合规要求更高。
最后向大家询问,你们认为未来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法律适用将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欢迎大家留言进行讨论,倘若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可不要忘记点赞以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