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 Layer1 网络存在着交易拥堵的状况,并且交易费用也较为高昂。而 Layer2 扩容方案被提出之后,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Layer1与Layer2的分工
Layer1 主要的作用是解决信任方面的问题,它的代币的存在可以抵御 51%的攻击。Layer2 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把性能方面的事情处理好。因为两者有着不同的分工,所以能够在以太坊网络中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职责。Layer1 是整个体系的基础,搭建起了基本的信任框架。Layer2 就像是一个加速器,致力于提升交易处理速度以及其他性能方面的表现。
Layer2的扩容原理
Layer2 属于链下扩容的范畴。它不会对公链的基本协议进行改变,而是在应用层进行改进以提升性能。它将以太坊作为基础安全层,使得许多交易无需在主网上进行就能够完成。比如,ETH 主链的交易可以分流到 Layer2 网络去执行,然后再返回结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主网的资源占用,进而提高运行效率。并且,这一原理能够保持以太坊的安全、可扩展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特性。
很多项目都在对这种方式进行尝试,因为一旦成功应用,便可以给整个以太坊生态带来具有革命性的变化。
Layer2面临的问题
Plasma 扩容方案曾经属于 Layer2 的范畴,然而它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资金的退出过程极为复杂,并且与 DeFi 智能合约不兼容等。正因如此,它在 Layer2 领域逐渐失去了优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项目开发者不得不持续寻找新的扩容方式,以防止类似的疏漏在新的方案中再度出现。
在这些问题没有被彻底解决的情况下,Layer2 的全面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的Layer2扩容方式
ZK Rollup 以及 Optimistic Rollup 等扩容方式逐渐进入到重要位置。它们各自有其需要权衡的方面。这些新的方式当下在处理 Layer2 的某些问题上显示出优势,从而吸引着更多的开发者投入精力去进行研究。比如在提升性能的同时,还能够更优地与其他应用相兼容,让整个 Layer2 生态拥有更强的活力。
许多以太坊相关的项目在关注这些新的方式,希望能够借助它们来解决诸如效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Layer2项目实例Polygon
以 Polygon 这个 Layer2 项目为实例,它的挖矿流程与 ETH 的 Layer1 不一样。在开始用 Polygon 挖矿之前,得把资产转移到它的网络里。在转移的过程中,会有相关的操作提示。从交易以及提供流动性的成本方面来看,是非常低的。它的交易成本是 0.0002 美元,相比以太坊一层要便宜 435000 倍,启动 LP 头寸则便宜 785000 倍,这个数据把它巨大的成本优势体现了出来。
这种成本优势使得更多用户乐意去尝试在 Polygon 上进行操作,同时也体现出 Layer2 项目在应对以太坊费用问题上所具有的潜力。
Layer2对DeFi的意义
Layer2 若能成功,对基于以太坊的项目,尤其是 DeFi 有着重要意义。这样以太坊就无需再为网络拥堵和费用过高而烦恼,其承载的生态也能进一步拓展。在 Aave 等项目中,用户在以太坊主网操作会受到一定限制,而 Layer2 能够改善这种状况。DeFi 能够在更高效、低成本的环境中发展,进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你对于 Layer2 的扩容方案在未来的发展持何种看法?欢迎大家进行评论互动。如果觉得满意的话,就请点赞并且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