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亏损
2019年,金融市场表面看似平静,但一则消息却激起了波澜。长荣股份预计将亏损6.98至7.03亿元,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巨额亏损的背后,商誉减值成为了最大的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长荣股份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商誉减值主因
长荣预计将有6.60亿元的商誉减值,这一情况主要由于2014年收购的深圳力群印务这家烟包印刷企业。通常情况下,烟包印刷企业的业务稳定且利润丰厚,但力群印务却给长荣带来了负担。在收购领域,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商誉减值金额如此之大,已经引起了投资者对长荣此次收购决策的质疑。
力群过往业绩
烟包印刷企业的收益颇丰,净利润率甚至超过了30%,这在众多行业中实属不易。2013年,尽管不是并购高峰期,力群印务的股东们依旧承诺净利润将不少于1.20亿元,并且这一承诺最终得到了实现。那时的力群印务表现优异,彰显出其强大的盈利实力,在烟包印刷行业内可谓是明星企业。
业绩波动原因
实际上,力群印务的业绩起伏与烟草包装市场的大环境紧密相连。2016年,由于市场需求不旺,我国烟草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卷烟产量下降了近8%。众多烟包印刷企业,包括劲嘉、东风等,净利润都下降了超过2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力群印务也难以保持独立,其业绩开始出现不稳定。
减值直接诱因
尽管力群印务的业绩依旧不错,长荣却预计要全额计提商誉减值,这起因于2019年底发生的意外事件。云南中烟是力群印务最大的客户,其营收贡献超过70%。在这次云南中烟的招标中,力群印务不幸未能中标。这一关键客户的丢失,使得力群印务的营收遭受了严重打击,长荣也只得无奈地做出减值计提。
行业合作变化
烟包印刷企业与中烟公司曾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但现在出现了松动的苗头。尽管长荣在收购时已经提醒客户注意集中风险,但云南中烟的招标还是给力群印务带来了冲击。随着技术障碍减少和市场招标的普及,烟包印刷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预计未来价格可能大幅下降,烟包印刷企业的经营将面临更多挑战。
读完长荣股份与力群印务的经历,众人都在思考长荣股份是否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应对商誉减值,重返盈利之路。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